2024年6月6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汤拥华教授应邀为304am永利集团师生带来了一场以“重看山水:中国风景美学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讲座,深入探讨了风景在中国文化中的美学意义及其在现代文学中的体现。汤老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视角,引领我们重新审视和理解山水与风景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现代审美经验中的价值。本次讲座由武汉大学刘春阳教授主持,张箭飞教授、袁劲副教授、艾士薇副教授、朱俐俐老师与汤拥华教授进行深入对谈,最后由王怀义教授作总结发言。
汤拥华教授在讲座中
在讲座开始之前,汤拥华教授以一个设问厘清风景的语义概念:当我们谈论风景时,究竟在谈论什么?他随后用大雁塔、《风柜来的人》、《逍遥游》三个例子论证了文学研究与园林研究不同,即我们不谈论风景的好与坏,而是谈论风景的离与合。而所谓中国的风景美学,正是能贴切地讨论以下案例的美学,能贴切地讨论现代中国人所面临风景难题的美学。
刘春阳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汤老师首先指出,风景的变化实际是游记文的变化。在柄谷行人言文合一的理论背景下产生了现代书写的可能性,产生了“内面的风景”。在对《老残游记》的写景分析中,汤教授对比了程式套语与实际描写,这种风景的“素颜”与“上妆”意味着“可爱山河”区别于名胜古迹。这种观点同样也遭受两方面的质疑:一者来自于柄谷行人自身,他质疑描写隐含的西方主体性,认为描写是对文学的侵略;二者来自陈平原,他质疑国产的为什么不是风景,认为古典的诗词写作仍然积淀着古人饱满的感情与敏锐的表达。汤教授更加关心的问题则是中国诗词传统中完整的风景书写是否一定要包含感慨,我们可以质疑书写但无法否认词人感慨的真实性。
讲座现场
在探讨了古今之间风景的发现之后,汤老师将视野转向了中西之间的风景差异与融合。通过对郁达夫、华兹华斯、蒋彝等人的作品解读,以及对中西方文学、艺术作品中风景描写的对比分析,汤教授指出,这种透过异质文化之眼的拟像风景不是纯粹原生的,“拟像风景的景深处是一种借来的深度和意义”。以《克拉默克水岸松树》为例,汤教授认为艺术家始终因文化背景背负着某种图式,但却不是只被一种图式所影响。中西跨界,我们在新的风景中发现熟悉的图式,以熟悉的图式发现新鲜的风景,以新鲜的图式发现新鲜的风景。所以,《沉沦》并不只是西方风景的拟像,而是一种重获认同的符号实践。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汤老师以张爱玲为例进一步探讨了古今中西风景混杂的意义。与柄谷行人的内向风景观不同,张爱玲的书写是内在风景的向外投射,向外发现的过程也是向内发现的过程。通过分析《第一炉香》中作为不调和之物的风景描写,以及《我看苏青》中披上古典山水幻象的伤痕城市,汤老师展示了风景在现代文学中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并进一步指出,正是内在与外在、沉迷与虚无、浮华与升华、古典与现代、西方与中国之间无休止的冲突,成就了张爱玲风景书写的可能性。汤教授认为,现代作家笔下那古今中西交错混杂的风景,也给了山水一个重新现身的机会。
在讲座的最后部分,汤教授以“重看山水”为题,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强调:当我们在“古今中西”的复杂关系中考察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风景书写时,我们是在一次次重新清点文学提供的可能性,以便一次次重新描述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我们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追踪风景的发现,其实也是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重新发现山水。山水不是尘封的传统,而是现代风景的倒影与背景,是现代生活固有的维度。中国风景美学不仅仅是中国古代美学资源的现代转化,它所要探究的,是在山水与风景的离与合中所创生的现代审美经验。
张箭飞老师进行点评
艾士薇老师进行点评
袁劲老师进行点评
朱俐俐老师进行点评
研究生何叶涵同学提问
随后,其他与谈人分别就汤老师的观点进行了研讨和补充。张箭飞教授从以下三个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中西风景的差异与融合:其一是以冯至翻译里尔克的《论风景》、日本俳句等例子看翻译与风景问题;二是从中国文人特有的乌篷船式行旅出发,探讨不同行旅方式的对中西风景的影响;三是以因纽特人为例,证明“素颜风景”本身的深度与反深度。艾士薇副教授对风景与山水的概念本身进行了形而上的追问,即拟像是不是建立在本真之象之上,究竟我在言说风景还是风景在言说我?其后,她又将风景与摹仿相联系,追问今人如何存在,在摹仿中表达自己还是超越摹仿?袁劲副教授从古代文论出发,指出了山水在古代从资源向伦理与审美的转向;并进一步阐述山水意象作为中华文化的标示性特征,实现了山水的物质性到精神性的转化,并最终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话语实践;最后他提出,现代AI和VR技术是对风景概念的挑战与丰富。朱俐俐老师补充了贡布里希的更多例子,并与宗炳的画论相联系,指出文学研究和视觉审美研究的共通性。最后,在王怀义教授的总结下,在热烈的讨论气氛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