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统尚,河南长垣人,本科就读于河南师范大学304am永利集团,2003年考取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2006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取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2009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攻博期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研究生出国项目资助,于2007-2008年以联合培养博士生身份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学习一年。2017-2018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资助,以访问学者身份赴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交流一年。现为304am永利集团副教授。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员,湖北省语言学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高校分会会员,湖北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兼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史及语言类型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发表论文9篇。主讲“古代汉语”、“历史语言学”、“三笔字:毛笔、粉笔与钢笔”、“书法艺术与汉字变迁”、“对联欣赏与写作”、“中国语言文字与文化”等本科生课程。主持湖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主持武汉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主持武汉大学慕课建设项目1项。所建慕课《古代汉语》2018年获首届“中国最美慕课”评选二等奖,2020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课程(线上)。2019年获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2019年获武汉大学本科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0年获武汉大学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一、科研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类型学视野下汉语将来时标记历时研究,结项
2. 武汉大学青年自主科研项目,汉魏六朝汉语将来时标记研究,结项
3. 武汉大学青年自主科研项目,汉语被动句语法结构嬗变的语言类型学研究,结项
二、编撰著作
1. 古代汉语辅导及习题集(第4册),湖北辞书出版社,2006
2. 古代汉语(沈祥源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参与修订
3. 古代汉语(黄德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参编《孟子》部分
4. 类型学视野下汉语将来时标记历时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待出版
5. 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增订本),湖南教育出版社,待出版,第三作者
三、发表论文/代表性论文
1. 先秦汉语的判断标记“也”及其功能扩展,《语言研究》,2008年第4期,第一作者
2. 汉语史上“欲”作将来时标记,《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独撰
3. 方言中处置式和被动式拥有共同标记的原因,《汉语学报》,2009年第2期,第二作者
4. 《史记》荆轲传的词语训释与事件解读,《东方文化》43卷,2010年第1、2期合刊,第二作者
5. 释“闭”,《励耘语言学刊》,2016年第1期,第二作者
6. 从品尝动词到经历体标记的语法化,《汉语学报》,2018年第3期,第一作者
7. 汉语方言被动标记的复杂性与规律性,《长江学术》,2019年第4期,独撰
8. 近代汉语“吃”字被动式兴衰的原因,《古汉语研究》,2019年第2期,第一作者
9. 汉魏被动构式演变的动因,《语言研究》,2019年第3期,第一作者
四、教授课程
1. 古代汉语,专业必修课,学生类型(304am永利集团本科生)
2. 历史语言学,专业选修课,学生类型(304am永利集团本科生)
3. 三笔字:毛笔、粉笔与钢笔,专业选修课,学生类型(304am永利集团本科生)
4. 书法艺术与汉字变迁,全校通识课,学生类型(武汉大学本科生)
5. 对联欣赏与写作,全校通识课,学生类型(武汉大学本科生)
6. 中国语言文字与文化,全校通识课,学生类型(武汉大学本科生)
五、教学项目
1. 2020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古代汉语全息化教学改革研究,在研
2. 2016-2018年,武汉大学慕课建设项目,《古代汉语》,结项
3. 2016-2018年,武汉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用促学:“古代汉语”课程综合改革研究,结项
4. 2018-2021年,武汉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古代汉语全息化教学改革研究,结项
六、荣誉奖励
1. 2010年,武汉大学学生工作先进个人
2. 2014年,武汉大学杨奇奖教金
3. 2016年,武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4. 2017年,武汉大学本科教学优秀业绩奖
5. 2018年,主讲“古代汉语”慕课获首届“中国最美慕课”评选二等奖
6. 2019年,主讲“古代汉语”课程获全国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
7. 2019年,武汉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团队负责人)
8. 2021年,武汉大学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团队负责人)
9. 2021年,武汉大学课程思政说课比赛三等奖
工作邮箱:wangtongshang@whu.edu.cn